您的位置::岳西农业网 >> 沙苁蓉

广西铺就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五美五好柳州白背风

时间:2022年09月02日

广西:铺就绿色发展之路建设“五美五好”柳州

9月21日消息:近十年来,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,工业重镇柳州市提出“三个同步”发展理念,工业文明和生态建设成就斐然,成为世人公认的“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,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”的宜居创业城市,生活在这座美丽山水城中的柳州人,幸福感逐年提升。

柳州市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的成功探索积累了哪些经验?未来将如何续写辉煌篇章?本报记者专访了柳州市委书记陈刚。

记者:柳州是广西的工业重镇,我们欣喜地看到,柳州在做强工业的同时,城市环境和自然山水越来越美。柳州是如何做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的?

陈刚:工业是柳州的灵魂。我们一直致力于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。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一举突破3000亿元大关,今年,正在全力冲刺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的新跨越。

我们始终认为,生态文明建设是最大的民生,生态优美是一种最根本的民生,是人民群众最能共享的一种基本的幸福。经过近几十年来历届市委、市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,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工业强、山水美、环境好的良性发展之路。2008年,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,提出了“三个同步”的发展理念,也就是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、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。

在“三个同步”发展理念的指引下,我们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调整优化产业结构,加大技术改造力度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走出了一条有柳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。我们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主动性,先后投入500多亿元用于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。如今的柳州,既有声名远播的强大工业,又有“山清水秀地干净”的城市美誉,兑现了市委、市政府“既要金山银山,也要绿水青山”的承诺。

自2007年开始,柳州市就按照《城市林业生态圈总体规划》目标要求,全力争创“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”和“国家森林城市”。市委、市政府平均每年投入造林绿化及森林城市建设资金均在2亿元以上,至2011年末,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18.2万公顷,比“十五”期间增长6.8%;森林覆盖率达到63.2%,比“十五”末提高了3.5个百分点。今年7月9日,在国家林业局主办的第九届森林城市论坛上,柳州被授“国家森林城市”荣誉牌匾,龙城又多了一张响亮的名片。

记者:柳州已经实现了向生态宜居城市的华丽转身,领跑全区工业化,去年又提出了建设“五美五好”柳州的新目标。柳州将如何走好自己科学发展的新征程?

陈刚:2011年8月,我们在柳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,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理念、发展战略、发展目标,形成了科学发展新思路,团结带领全市人民,努力建设“山水美、环境美、形象美、气质美、和谐美”和“人人都有好发展、家家都有好保障、个个都有好身体、天天都有好心情、户户都有好生活”的“五美五好”柳州。

按照“二次创业、升级转型,聚集人气、做大城市,建设更加美好柳州”的战略部署,我们的主要目标是:到2015年,柳州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迈上新台阶,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力争翻一番,达到2500亿元以上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;工业总产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,达到6000亿元以上;财政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,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;城镇化率达58%以上,市区建成区面积达230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达230万人;基本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、现代商贸物流中心、具有国际水平的广西柳州汽车城、国内综合交通运输枢纽、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,工业名城、历史名城、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,以工业为主、全面发展的超大城市初步成型。

记者:“五美五好”柳州的落脚点就是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。我们一直在关注工业柳州在民生工程上的大动作接连不断,农村学生免费午餐、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、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深得民心。请你谈谈,柳州是如何抓好这些民生工程的?

陈刚:“有情、用心、创新”,这是我们抓好民生的六字要诀,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实现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。

2011年,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500美元;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,达到3150亿元,增长20.1%;完成财政收入229.6亿元,增长14.13%。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,筑牢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。我们不断增加民生投入,办群众想办的事、办群众看得见的事、办群众认可的事。今年1-7月财政收入140.52亿元,逾八成支出投向民生。

按照我市的“五美五好”行动纲要,柳州将全面实施民生发展升级行动。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0%以上,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5%以上;到2015年,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增长一倍。全市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.6万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均稳定在5万人以上,基本实现全市城乡人口充分就业。力争到2015年,基本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、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,基本消除农村无房户、茅草房和茅草树皮房。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性投入,到2015年,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5.5万人,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万人,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万人,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万人,医疗保险覆盖率不低于95%,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%。

成都早孕几天能查出

南宁皮肤病医院黄褐斑有哪些危害

苏州治前列腺炎医院好吗

南京好男科医院排名前十诚信服务医院

太原十佳治疗多动症医院排名

友情链接